Tip:
Highlight text to annotate it
X
嘿 Vsauce 我是Michael
有記錄以來最響亮的掌聲是- 在2.5米外 錄得113分貝 (註1)
而世界最快的拍掌記錄在最近被定為 - 一分鐘 802拍 (註2)
拍掌是人類不包括聲帶在內,而聽得到,又最常見的身體噪音
拍掌是偉大的內建敲擊樂器
拍掌也是群體用來表達欣賞和贊同的集體社交手勢
特別是那些..........
台上表演
好了 我現在在台上
告訴大家為什麼人類會
拍掌
真是驚人的問題呀!
當一個人拍掌時, 頻率達每秒 2.5-5下
由手掌發出的動能被轉化成聲能
一部掌聲聲控器(註3) 所檢測到的拍手頻率主要是在 2200赫茲-2800赫茲範圍內
不過很多種頻率都是在拍一下手掌下形成的,
不同的拍掌手勢產生不同頻率的頻譜
大部份頻譜都是很複雜而且多變的數據
這就是為什麼掌聲沒有音符,
沒有可以辨識而又準確的音階,
有別於鋼琴 或長笛 什至人聲。
既然我們這麼容易控制發聲不發聲,叫囂不叫囂
那我們為什麼要拍掌呢?
我的意思是 既然拍手那麼吵又粗魯
在最根本的生理學層面上,
我們想拍手的衝動
可能起源於
一種熱情四溢的反應,
當我們興奮時, 拍掌是最直接 和 最原始 的反應
Steven Connor (英國作家) 曾經生動的形容過
如果人類獨特的聲音等如語言的聲音,
那麼除嘴巴以外所發出的聲音
就是沒來由 而且 過多的污染
拍手是聲音的腹瀉 (形容得很生動哈哈)
他形容拍手是一種蔓延的感覺,
是未經過思考
和語言過濾的能量爆發。
拍手是燃燒額外 和 過多熱情的方式
但如果拍手是無意識的個人自然反應
那為什麼拍掌在西方的禮儀中
被編為預期內的反應?
而且 儘管你不想, 也會因周遭的壓力而拍掌?
Desmond Morris (英國動物學家,生態學家和社會生物學權威) 說拍掌是
'遠距離從後贊賞表現者'
其他學說則把拍掌說成
'為其他人完成某件事情 而感到高興 而自自我擊掌'
不過以目前的形式來看,
你和表演者之間可能有另一種東西
才是真正控制著我們鼓掌的原因----
群眾
英國皇家學會發表了一篇研究發現,
鼓掌似乎跟一個人對表演質素的自身看法沒有太大關係,
反而與周遭的人的集體行為有較大的關聯
在你考慮應不應該鼓掌時,四方八面的無名掌聲
很合理地成為一個巨大的均衡器
去令你拍掌
研究指出截然不同的發聲是最常出賣人的
非常容易讓人知道聲音的主人
測試對象大多不能猜測
他們聽到的拍掌聲是男性
抑或女性
他們都不能單靠拍掌聲去猜想個體的大小
拍掌可能已經成為
不用言辭去表達讚賞的標準手勢
因為拍掌可以說是
表演者最容易聽到,最大聲,最大眾化的
讚好 和 眼色
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撻手指
而且拍掌較 跺腳 或 擺動大型物件 沒那麼擾亂人
再者,
歷史上都鼓勵拍掌
公元前六世紀,
希臘一個民主體制的改革者當權
改革者將鼓掌定為公民的義務----
民眾對領導者表示敬佩的恰當方式
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每一個人都與領導者碰頭
但他們可以全部一起 用一種聲音去歡迎領導者
掌聲
十九世紀初期,
很多歌劇院都希望收到預期的觀眾反應
有中介人提供 'Claques' (註4) 給劇院租用
一些可以專業地記熟歌劇情節的人
像普通人一樣混入觀眾到歌劇院看表演
他們會在適當的時候 拍掌 哭 或 大笑
好讓真正的觀眾知道 什麼時侯該做什麼
有趣的是
在出生後五至六個月
人類寶寶開始發現雙手可以互動
拍手是自然反應
不過育嬰書藉卻鼓勵父母
教導寶寶將群體慶賀的喜悅 和 拍掌聯想一起
換言之,這關聯不是必然發生的
時至今天,掌聲象徵著觀眾強烈的表現
我們會一直鼓掌,不是因為自然反應,
而是因為歷史上,鼓掌這行為都是社會強加的
那麼將來呢?
上星期, 我跟 Grand Illusions 頻道的主持人出外
這是個很吸引的頻道,他們展示一些奇趣的東西
最喜愛的歌曲,你聽過多少次?
大概不多, 對吧
但不喜歡的歌就大多時間都在聽
大約一百五十年前, 人們一生只會聽自己喜歡的交響樂兩至三次
如果你想聽音樂,就要到音樂會 或 拿起樂器 或 自己唱
再沒有其他辦法
但現在 我們可以錄製音樂
MP3播放器 手提電話 平板電腦 個人電腦 電子圖書館
讓我們能獨自成為觀眾
不用每次聽音都等表演者和大量觀眾聚集
在1990年代,Faith Popcorn (美國藉未來學家) 給了一現象一個名稱
'cocooning' (註6)
互聯網
家庭娛樂設備
手提電話
警報系統
自助收款機
家用的 空氣過濾器 和 淨水過濾器
我們所有的個人設備都是 'cocooning'
在過去三十年, 形成一個趨勢 - 人愈來愈孤單,愈來愈不喜歡與人接觸
在 'Friendzone' 的一集裡面,
我提到 'cocooning' 怎樣 令到認識新朋友和朋友間見面的次數變得愈來愈少
但鼓掌不會, 對吧
我意思是, 鼓掌是群體活動
演唱會和現場表演還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
吸引人的是,
現今比以前有更多更多的娛樂選擇..
電視節目
電影
電子遊戲
音樂
這些新的娛樂不斷被人消耗
像看書一樣可以獨自享受
你不需要獨自在繭裡鼓掌
我們亦不會在電腦前給人鼓掌
不過我們會
'讚好'
'分享'
'加入我的最愛'
或 '轉發'
這些都算是代替了 '鼓掌' 的動作
在現實世界,
你的掌聲融入周圍的掌聲然後迷失了
在網上,
你的 '讚好' 和 '加入最愛' 也一樣
他們被收集到一個
'數碼化掌聲'
悲觀的人覺得這些動作 很膚淺
很寂寞
是可悲的社交替代品
不過真正的是..
一個 '讚好' 不一定是寂寞的
你的 '轉發' 並不會在眾多 '轉發' 中迷失
反而是可追蹤到的
可能 'cocooning' 和 '數碼化掌聲'
是令人憂心的
又或者這是正常的 網上的確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給予掌聲
我們不能都給網上所有東西'掌聲'
所以不經意地 慢慢演變成有不同的個人反應
'cocooning' 現象不是不好的預言,
所以 '數碼化掌聲' 可能是美好的, 就像美麗的蝴蝶破繭而出一樣 :)
一如以往,謝謝收看
翻譯 by Am